口味需创新 产品多样化 破圈新食尚

辣味零食市场如何打开新增长空间

2024-04-16 06:00:00 中国食品报

  资料显示,预计2026年,中国辣味休闲食品行业零售额将达到2737亿元。最近有关休闲零食辣条的讨论又成为热点话题,各种观点不一而足。辣条在休闲零食市场竞争激烈的大背景下,如何在存量中打开新的增长空间,如何为市场注入发展新活力,成为业界亟须关注的问题。

辣条市场趋于成熟

  休闲零食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变革,也存在着传统行业在时代变迁中所面临的种种困境与挑战。

  艾媒咨询发布的《2023—2024年中国休闲食品产业现状及消费行为数据研究报告》显示,2010—2022年,中国休闲食品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从4100亿元增长至11654亿元。与此同时,休闲零食开始由快速增量市场转向微增市场。

  辣条起源于中国湖南省平江县,它是以小麦粉或其他谷物、豆类为主要原料做成的一种辣味素食零食。由于其特殊的味道、亲民的价格,辣条自诞生起便广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随着制作工艺的发展、生产标准的制定,辣条也逐渐成为人们消费的零食之一。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显示,预计2026年,中国辣味休闲食品行业零售额将达到2737亿元。

  聚焦辣条赛道,其去年的份额与增长数据表现平淡。根据马上赢线下零售监测网络数据显示,辣条在去年的休闲零食市场中占据了3.94%的份额,接近饼干、糖果、薯片等传统热门休闲零食市场份额的1/3,距离鸡鸭零食等市场更加成熟的品类也越来越近。

  在广西、河南、湖北等口味偏重的省份,辣条这一类目在市场份额保持较高水平的同时,同比增速也维持在基准水平,已经趋于成熟。而辣条在上海的同比增速与其他地区拉开了距离,或与近年来辣条价格的不断上涨有所关联,侧面反映出品类的高端化与价格带的延展有时也能为市场的拓展带来新的可能性。除此之外,黑龙江、天津等地区的同比增速也显示出辣条市场的发展潜力。在安徽、云南、山西等地,辣条的市场份额虽已较大但仍有扩张之势,正处在发展阶段。

  从总体分布来看,目前辣条市场已经趋于成熟的地区以及处在发展阶段的省份占比较高,发展空间较大。

口味划分日渐清晰

  至今,辣条产业已发展超25年,辣条也成了年轻人最喜爱的零食之一。

  辣条行业也经历了大浪淘沙的时代。2019年,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辣条的相关生产标准,明确要求不得添加防腐剂,这就倒逼了产业优化升级。目前,全国辣条生产企业不到1000家,年产值达600多亿元。在“中国辣条之乡”湖南省平江县有100多家辣条企业,产值占了全国辣条总产值的1/3。

  中国辣条市场发展已有20多年,曾有“北卫龙、南玉峰”的说法,其中,玉峰就是麻辣王子的前身。卫龙创始人刘卫平兄弟和张玉东都是平江人,在辣条产业百花齐放的时候,卫龙选择去到河南驻扎,一路冲到了上市,成为“辣条第一股”。而麻辣王子则选择守在辣条发源地湖南平江,打磨地道麻辣口味辣条,二者走出了差异化的发展路径。

  在小红书和B站中,关于“辣条是甜还是辣”的争辩从未停歇。在各种社交平台的讨论中,卫龙旗下的大多数产品,被网友调侃建议改名为“甜条”,因为甜又不够辣。《2023辣条行业发展趋势报告》提到,辣条口味偏好中,麻辣口味偏好已经超过甜辣味,成为辣条口味偏好第一。

  从起源上来看,1998年在平江诞生的辣条,最原本的口味便是平江人喜爱的麻辣味。而这一陪伴当今年轻消费者长大的食品之所以能出现在如此多人的童年之中,则是因为辣条首先将目标放在了低龄人群中,以甜味调和辣味的方式来迎合低龄消费者的饮食偏好,甜辣口味也是卫龙能够在辣条市场中占得目前地位的关键所在。

  业内人士表示,在竞争激烈的辣条市场之中,甜辣、麻辣两种口味之间的划分日渐清晰。在新品牌纷纷入局、老品牌探索转型的细分化辣条市场,激烈竞争难以避免。

辣味零食市场发展前景可期

  如今,辣条成功逆袭成为休闲零食中的明星产品,并“出海”成为海外消费者的新宠。《海外消费者最爱的十大年货》显示辣条跻身其中。

  业内人士表示,为了占据年轻人的市场,目前各大辣条企业均试图打造品牌独特卖点,开展跨界营销,营销特色品牌体验,推动品牌“破圈”。提升核心竞争力对辣味休闲食品行业来说,由质变驱动的下半场激战正酣,日益苛刻的需求模式给行业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也同时倒逼企业通过不断提升自身产品品质、不断优化供应链质量、不断丰富品类矩阵等手段长期稳固竞争力,准确把握消费者需求、创造消费者价值成为决胜因素。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美味、品质等需求的提升,零食产业正走向健康化。未来,辣条行业是向更健康、更低盐、更低油以及更少添加剂方向发展,如此才能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同时,整个行业的激烈竞争,也将倒逼辣条企业们开始进行口味的创新,尽快推动产品多样性布局。此外,面对不同的消费圈层,辣条产品除了品质化、健康化、多元化之外,更需要实现产品的趣味化,才能真正成为新消费时代的“破圈新食尚”。

  从小零食到大产业,辣条行业正在迎来新的蜕变。

  (本报综合整理)

 

  《中国食品报》(2024年04月16日07版)

  (责编:朱美乔)

 

中国食品报网友
联系电话:010-63392022 联系邮箱 cnfoodcul@126.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21000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18号

中国食品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18 by cnfood.c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服务:北京爱申律师事务所  彭殷庆 (高级合伙人)律师13718820003

XML 地图